『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070故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g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杨坚当时设立官员检拔和晋升制度的时候,并没有全部揽在自己手中,而是由吏部全面掌控。吏部同样没有将天下所有官员的任命权都拿到手,也是选择性的只是负责七品以上的文官和六品以上的武官的任命。其他小官员则是由当地衙门酌情任命,最后只是上报一下即可。
当然也有特殊的,比如洛口仓仓守这个七品文官就必须经过吏部,因为粮食是国家命脉,所以这个官职就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当然这样的制度放在后世就有些不伦不类了,但隋朝时还真的没有多少问题,原因就在于这时候很多低级官吏的任命不掌握在吏部,也不是随便任由那些地方衙门可以左右的,因为还有一股看不到的势力在控制,这股势力叫做世家。
对,就是世家,很多世家大族不但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更多的是在天下那些大大小小的郡县中。世家的族长就像一个巨大的蜘蛛,家中那些重要的子弟就是一个个蛛网上的节点,通过这些节点,世家大族可以轻易的控制一郡甚至几郡之地,包括人事任免。
杨坚当时制定这样的人事制度时也是给世家一点儿好处,算是一种妥协或者交换,让他们不至于来全力对付皇帝。可是到了杨广手中的时候,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杨广非常痛恨世家大族,他通过三征高句丽来削弱北方世家在军队中的势力,可惜三次都失败了,世家也被他逼到了绝地,那么反扑就是一定的了。
所以杨广后期很多郡县的低级官吏根本就是各大世家自己任命的,后来连朝廷都不上报了,到了杨广末年,他自己都不知道治下到底有多少个郡县的县令是他能够控制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许多郡县的官员不是被叛军杀死了,就是在叛军来的时候开城投降了,这样一来,朝廷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县令是自己人,那些是叛军的人。后来索性只要一郡一县被叛军攻打过,那这里的县令郡守就都被朝廷的人直接替换了,不管他是死了还是降了,甚至根本就没有见过叛军,反正当场就撤职了。
弄来弄去,朝廷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低级官吏在管理着最基层的郡县了。
像李义这样任免几个守城的将军,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都不用往朝廷上报的。还有就是尚青山这四人说走就走,连军队长官都不用去见一面的,在军中也比比皆是。
说了这么多,尚青山还要继续,秦琼忽然想到自己这次的事情比较着忙,连忙止住了尚青山,直接道:“青山兄弟,这些话咱们以后再说,哥哥现在有要事要办,赶紧带我去见李大人吧。”
尚青山一拍脑袋笑骂道:“你看我连哥哥的大事都忘记了,这就带哥哥去见县令。”
然后吩咐自己手下赶紧照顾好秦琼的几个手下,他亲自带着秦琼便往县衙而去。
李义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一本农书看的津津有味。这本书是李向口头述说,经过有经验的老农讲解,最后由龙门书院的先生们记录下来,整理出来的最新版的农书,比起朝廷发下来的那些早已过时的农书要好上几百倍。
书中不但记录了如何种地的方法,更是把如何选种,如何施肥,什么时候庄稼什么样子,遇到天灾时该如何预防和治理等等都一一列举了出来。难能可贵的还有许多不传之秘,比如温室大棚这种神仙做法也记录在了书中。
李义对自己儿子的本事那是相当的信任,今年开春后,就是根据书中的方法开始播种的,整个孟津的农户都被他强制执行了,甚至以他县令的名义和农户们签订了字据,如果按照他的方法秋收时达不到效果,那么所有农户的粮食都由官府来处,而且还不收任何费用。
农户们都是淳朴善良的人,李义在孟津做的事情有口皆碑,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看到县太爷都立了字据了,也不再犹豫,按照衙门的意思种地吧。
这不刚刚没过几天,农户们就三三两两的来县衙感谢他这个县令来了,说自家地里的庄稼长的多好多好,看着就比往年要好的多,幸亏听了县太爷的话,要不然今年不知要少收多少粮食呢。
李义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啊,望着络绎不绝前来感谢他的百姓,他心中那股自豪之气油然而生,忽然觉得前段时间受的那些苦那些累实在是太值了。
坐在那里看着书,不由的就想起这些场景,自己的嘴角还自然的翘了翘。正在这时就听到门外一阵吵吵,听声音是自己新收的那两个护卫头领,正要发问,门就被敲响了。
070故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