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06章 周国国府无可奈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g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番我们运过大河的军粮,够大军吃三个多月的。另外商王大军那里,也带的有军粮。我猜至少也是三个月的量起步,这些军粮被大唐国悉数缴获,三个月内大唐国至少是不愁这些俘虏吃粮的事情。加之我们本就准备有兵士的冬衣,商王大军那边估计也是如此,所以这些人连入冬穿衣的问题都不愁。此番,我们可真是实打实的资敌啊。”姜尚想着大半年前姬诵提议发起战事的那个夜晚,虽然当时自己没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但还是有些懊恼自己当时为什么没再多拦上一拦。
“那三个月后这些缴获的粮食吃完,姜林可就要头疼了……”姬诵的口气竟然还有些幸灾乐祸。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的。”姜尚打断了姬诵的话。
“那是怎样的?”姬诵被外公这么一打断,脸上有些挂不住,语气自是有些生硬。
“你可知,经此一役,大唐国已经彻底断了与我们的贸易。”姜尚朝右边看了看,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又朝左边看了看,看了一眼边上的姬旦,最后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姬诵身上。
“唔……”三人听罢,不置可否。
“无论是以前的虞国,还是现在的大唐国,无论安邑城在谁手里,对我们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需要安邑城产出的盐。此番战事一起,大唐国彻底断绝了与我们的贸易,首当其冲的便是这盐没了来源。今日我抵达西岐东门之时,诵儿你问我此番出使大唐国为何耗费如此长的时间。其实不是出使大唐国耗费的时间长,而是当我抵达大河边的时候,光是与对面大唐国的守军碰面,就用掉了十多天的时间。那几日,不等我们的派出的前哨抵达对岸,大唐国就会将河面上的船只击沉。”
“后来还是我抵达安邑城后听说的,是那姜林从别的地方听到商王重病、先侯崩逝的消息,才勉强放松了孟津、风陵渡两处的戒备,允许商国和我们的使者进入大唐国域内交涉战败之事。只是,即便如此,其仍然没有放开边境上的贸易。而我,回来的时候,途经东边的几个方国,沿途的民众已经开始出现缺盐的状况。情形差的,自战事起,就再也没买到过盐。你们若是有心去西岐城市面上打探的话,想必西岐城里也是如此。”
“但是,你们知道吗?这大半年我远离朝堂、游历四方之时,还遇到过一些稀奇的事。”姜尚又抛出了一个悬念来。
“什么稀奇的事?”堂中的三人顿时也来了兴趣。
“我半年前在大河边的芮国游历时,遇到了一支未在国府记录的运输队。与他们混熟后,听他们领头的说他们都是周国的国人,但是他们运输的却是大唐国的盐。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将那些盐换成大唐国所需的各种物资,偷偷地运到大河边一处偏僻的地方,之后自有大唐国的人将其运回大唐国去,而他们只需从中赚取差价而已。”
“你们想,以那姜林之聪……奸诈,行事都是走一步想三步,他会真的停掉与我们的贸易?现在两国官方的贸易停掉了,暗地里的贸易会不会停呢?我想不会?不但不会,而且还会变本加厉。官方的贸易有两国国府的约定,价格都是提前商定好不能变的。而暗地里的贸易……现在民众在集市上买不到官方贸易得来的盐,黑市上的盐还不是想卖多贵卖多贵?想用什么换就用什么换?所以,诵儿,你觉得当姜林若是下令只能用粮食来换盐的时候,大唐国还会缺粮食吗?”姜尚回忆着自己几个月前在大河边的遭遇,朝堂中几人幽幽地说道。
“那我立刻下令将这些人抓起来。”姬诵听罢姜尚的话,立刻站了起来。
“你抓?你抓了这些人,西岐城乃至整个周国的民众立刻就会乱起来。”姜尚轻描淡写地说道。
“却是为何?”姬诵顿了顿,语气有些将信将疑。
“旦公子,你给诵儿解释解释。”姜尚扭头朝边上的姬旦望了一眼,今日自己在这堂中说得太多,已经引起了自己外孙的反感。这恶人不能只让自己一个人来做。
“诵儿,你外公说的对。你现在若是下令抓了这些人,西岐城乃至整个周国很快就会乱的。现在咱们官方的贸易弄不到盐,若是暗地里弄盐的路子你也给断了,民众买不到盐的话,最后都会将怒火发泄在国府。”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那姜林就是盼着你将这些人抓起来。然后混在民众当中的大唐国细作借此机会大肆鼓噪,煽动各地民众闹事。到了那时候,国府会拿出什么样的办法来应对?”姬旦沿着姜尚的思路往下捋,越捋心中越沉。
“这个姜林,真是欺人太甚。”姬诵终于暴起。
“诵儿,说到欺人太甚,我们是不是也需反思一二?”姬旦向姬诵解释的时候,姜尚一直做闭目养神状。现在听姬诵如此说,立刻睁开了眼,朝姬诵幽幽地说道。
“哼!”姬诵被姜尚如此一说,脸上立刻挂不住。拍了一巴掌面前的矮几,起身朝国政厅外走去。
“诵儿,诵儿?”主位上的邑姜正在想事情,见堂中的儿子如此如此,而惹恼儿子的还是自己的父亲,一时无法劝解,只能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轻呼两句。
“太师,依你之见,我们现在该如何处置目前的局面?”姬旦的目光很快从姬诵的背影收了回来,转向姜尚,很是郑重地问道。
“说真的,一路上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没有太好的办法。姜林其人,对交涉释放战俘的事情很抵触,便说一个俘虏一盒宝石等价的粮食的条件,我们全国一年所产的粮食,不吃不喝恐怕也无法将三万多人全换回来。我敢说,现在恐怕周边的方国和诸侯国以及周国国内的民众已经得知了姜林提出来的条件。试想,民众们会怎么想?可能会有人觉得大唐国提出的条件太苛刻,但也有人会想这些战俘是应先侯的征召,国府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应该的。”
第306章 周国国府无可奈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