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01章 伟人的治国智慧[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小说屋]https://m.xsgu.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伟鸿递了一支烟给他,微笑着问道。
薛志具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荡漆开来,说道:“是啊,刘书记,你这可是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心里很忐忑啊”
实话说,薛志民每次和刘伟鸿谈话,心里都有点怪怪的。首光就是刘伟鸿对他的称呼“志民同志”让薛志民很不适应。在乡下,通常没人这么称呼的,要不就是叫他“薛书记”要不就叫他“老薛”唯独很少有人叫他“志民同志”不过刘伟鸿不但这样称呼他,对于区里其他的干部,大多数也都是这样称呼,唯独对熊光荣,是称呼的官衔,私下场合对张妙娥则是叫“嫂子”正式开会的时候,当然还是称职务张主任。
对刘伟鸿这个手法,薛志民也仔细分析过,越是分析越是佩服。
刘书记年纪虽轻,心机可是蛮深沉。
夹山区两套班子的所有领导干部,无一例外,全都比刘伟鸿年纪大,而且是大得多。最少也大了十几岁。很多人的年纪估计和刘伟鸿的父亲差不多。比如对他薛志民,刘伟鸿要是叫“薛书记”未免硬了一点,殊少亲近之意;若是叫他“老薛”又过于轻浮,有点不尊重老同志的意思。依照党内惯例称他“志民同志”却是刚好合适。尽管听得有点怪怪的,却让人挑不出错来,反倒更加彰显他一把手的特殊地位
其次,薛志民觉得怪怪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总觉得刘伟鸿的成熟老练,和他的实际年龄不符。固然能在刘伟鸿身上感觉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冲劲,却绝对感觉不到冲动。这位新书记,凡事不随便表态,总是喜欢弄清楚个“所以然”一旦做了决定,便全力以赴,不容人反驳。
以薛志民多年的基层官场经验来看,这样的领导,是最难应付的。轻易不会改变决定。凡是站在他对立面上的人,不管是谁,都有可能被清除掉。
但今天这一趟,他却是不得不来。
领导给你压了这么重的担子,将一百万巨款就这样交到了你薛志民手里,你总不能连一点表示都没有。那也太不懂事了。
薛志民也很想弄清楚,刘伟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搞清楚这个,今后的应对,就很可能出错。
刘伟鸿听了薛志民的“诉苦”微微一笑,说道:“志民同志,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和熊区长商量过。我们都认为你这个同志名声很好,善于团结同志,文化程度又比较高,思想观念比较解放,见过大世面啊。咱们夹山区第一次搞工业企业,确实需要你这样有文化又有能力的干部来负责。”
刘伟鸿这话,倒也不是奉承薛志民,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如同刘伟鸿自己说的那样,整个夹山区党政班子里的领导干部,除了他刘伟鸿是大学本科毕业,就数薛志民学历最高,正经是大专生,而且不是工农兵大学生。还有几名干部,也有大学学历,不过那种学历,谁都知道,是作不得数的。工农兵大学,除了搞政治运动,正经的东西没学到什么。
刘伟鸿很清楚,搞企业,还是要有点文化才行的。那种混世魔王式的富一代,因为社会剧烈变更的原因,打擦边球、浑水摸鱼,甚至违法经营,或许也能成气候,但更多的是折戟沉沙,很快就被时代淘汰了。譬如九十年代曾经名噪一时的某位所谓首富,靠轻工产品从俄罗斯换回四架飞机的那位,风光不了多久便锒铛入狱。他一手创建的那个某某集团,也被证实只是一个空壳子。
刘伟鸿不需要这样的人。饲料厂和机械制造厂,是夹山区的第一批“母鸡”刘伟鸿希望能够在筹备之初,便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下良好的制度。惟其如此,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为夹山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建设资金。
仅仅钻法律的空子,乱中取胜,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这些企业,不是私人的,而是公家的。私人企业,因为领导者的固定,能够长久发展。公家的企业,却是会不断地更换领导人。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任领导,俱皆大公无私或者都是经营奇才,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制度便显得至关重要。当然,在一个人治的社会,制度的约束力极其有限。但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总比没有制度要好。
刘伟鸿希望薛志民能够体会他的苦心。
此外,薛志民良好的个人守和善于团结同志,也确实是刘伟鸿所看重的。大政方针,刘伟鸿自己会把握。具体的工作,就需要薛志民这样的人去协调。大伙都只顾着往前冲,善后工作,谁来收尾
刘伟鸿这样安排,其实也是缘来有故。
眼下最高层的政治格局,也是这般模样。
最高首长和董老,一动一静,便是这样“搭配”的。外媒有一个很形象的描述,说共和国这台汽车,最高首长负责掌握方向盘,董老则负责踩刹车。让汽车高速行驶的同时,又能保证安全。
刘伟鸿这算是学习伟人的治国智慧。
第201章 伟人的治国智慧[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